啪,咋碰哪儿哪儿放电 呀,不想变霹雳贝贝啊
秋冬时节,天气干燥,很多车主有这样的经历:每次准备去开车时,当手接触到门时,都会有“啪”的一声,手被静电打得又痛又麻。这让车主非常纳闷: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难道是蓄电池漏电了?”其实,这是静电在作祟。
汽车静电反应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情况,一是人体在接触汽车之前本身就带电了,同汽车接触自然就要放电,而且根据人体质的不同,带电量也不一样,有的人体质特殊,易储存摩擦产生的静电,跟任何物品接触都会放电。另一种情况是,空气中的尘埃与车身金属表面相互摩擦,使汽车本身产生了静电,这时候人一碰车,也会产生放电的现象。
“冬天脱衣服也会有静电,没什么关系吧!”有些车友觉得静电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严重的时候,静电还会引起头痛、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症状,甚至能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,如心律失常、心跳过速、早搏、房颤等,所以还是要尽量避免“触电”。
四招赶走霹雳贝贝
方法一
用钥匙代替手去触碰金属
在碰车门时,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车门,可用手先大面积抓紧一串钥匙,然后用一把钥匙的顶部去接触铁车门。这时,放电的接触点就不是手皮肤上的某个点,而是钥匙尖端,因此手不会感到疼痛。
方法二
提高车内环境的湿度
天气干燥是静电积累的重要原因。而车厢内空间有限,空气流通性差,就更容易积累静电。最简单直接的除汽车静电的方式,就是多洗车,尽可能减少车内外的灰尘吸附。平时在仪表台上放一块湿毛巾,或者定期用喷雾器在车内喷洒点水,也能达到增加车内湿度,减少车内静电产生的效果;同时平时用车时,少开内循环空调,也可以保留车内水分,减少静电。
方法三
适当更换车内用品的面料
化纤类面料最容易引起静电。譬如我们车内的坐垫、脚垫等用品,在秋冬季节可以不要使用,改用真皮或纯棉制品等。
方法四
专用工具除静电
冬季车主可以打上一些具有防静电功能的车蜡。此外,部分车辆的尾部有一种天线状物体(空气放电器),或固定在车尾垂在地面与地表接触的条状物体(搭链式放电器),都是专门针对静电设计的静电放电器,可以防止汽车上的大部分静电。综合
新闻推荐
